發布時間:2015.06.01查看次數:3338
?來源:中央政府門戶網?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,國務院各部委、各直屬機構:
????? 《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(2015-2020年)》已經國務院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????? 中醫藥(含民族醫藥)強調整體把握健康狀態,注重個體化,突出治未病,臨床療效確切,治療方式靈活,養生保健作用突出,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服務資源。中醫藥健康服務是運用中醫藥理念、方法、技術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活動,主要包括中醫藥養生、保健、醫療、康復服務,涉及健康養老、中醫藥文化、健康旅游等相關服務。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,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,是全面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必然要求,是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任務,對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、提升全民健康素質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。為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》、《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國發〔2009〕22號)和《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國發〔2013〕40號),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,制定本規劃。
????? 一、總體要求
????? (一)指導思想。
????? 以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會精神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基礎上,全面深化改革,創新服務模式,鼓勵多元投資,加快市場培育,充分釋放中醫藥健康服務潛力和活力,充分激發并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,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健康服務體系,提升中醫藥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。
????? (二)基本原則。
????? 以人為本,服務群眾。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質作為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區分基本和非基本中醫藥健康服務,實現兩者協調發展,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。
????? 政府引導,市場驅動。強化政府在制度建設、政策引導及行業監管等方面的職責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,不斷增加中醫藥健康服務供給,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。
????? 中醫為體,弘揚特色。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,積極應用現代技術方法,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,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。
????? 深化改革,創新發展。加快科技轉化,拓展服務范圍,創新服務模式,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體制機制。
????? (三)發展目標。
????? 到2020年,基本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,中醫藥健康服務加快發展,成為我國健康服務業的重要力量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,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????? 中醫藥健康服務提供能力大幅提升。中醫醫療和養生保健服務網絡基本健全,中醫藥健康服務人員素質明顯提高,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不斷拓展,基本適應全社會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。
????? 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手段不斷創新。以中醫藥學為主體,融合現代醫學及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,創新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,豐富和發展服務技術。
????? 中醫藥健康服務產品種類更加豐富。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產品研發、制造與流通規模不斷壯大。中藥材種植業綠色發展和相關制造產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,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醫藥企業和產品。
????? 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環境優化完善。中醫藥健康服務政策基本健全,行業規范與標準體系不斷完善,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機制更加有效,形成全社會積極支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良好氛圍。
????? 二、重點任務
????? (一)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。
????? 支持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發展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,培育一批技術成熟、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。鼓勵中醫醫療機構發揮自身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,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規范發展提供支持。
????? 規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。加快制定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類規范和標準,推進各類機構根據規范和標準提供服務,形成針對不同健康狀態人群的中醫健康干預方案或指南(服務包)。建立中醫健康狀態評估方法,豐富中醫健康體檢服務。推廣太極拳、健身氣功、導引等中醫傳統運動,開展藥膳食療。運用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智能化中醫健康服務產品。為居民提供融中醫健康監測、咨詢評估、養生調理、跟蹤管理于一體,高水平、個性化、便捷化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。
????? 開展中醫特色健康管理。將中醫藥優勢與健康管理結合,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,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,探索融健康文化、健康管理、健康保險為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。加強中醫養生保健宣傳引導,積極利用新媒體傳播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,引導人民群眾更全面地認識健康,自覺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。加快制定信息共享和交換的相關規范及標準。鼓勵保險公司開發中醫藥養生保健、治未病保險以及各類醫療保險、疾病保險、護理保險和失能收入損失保險等商業健康保險產品,通過中醫健康風險評估、風險干預等方式,提供與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相結合的疾病預防、健康維護、慢性病管理等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服務。指導健康體檢機構規范開展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業務。